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中国交响乐团9日在京举行的2024音乐季发布会获悉,在《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之际,国交将联合多所高校在年轻一代中弘扬民族经典。
中国交响乐团2024音乐季海报。 中国交响乐团供图
2024新音乐季上,中国交响乐团荣誉首席指挥李心草、常任指挥景焕、荣誉艺术指导谭盾、特邀指挥林大叶、合唱团常任指挥王琳琳、助理指挥尹炯杰都将精彩亮相。同时,观众们还能领略指挥家水蓝、余隆、吕嘉、张艺等,演奏家殷承宗、刘云志、宁峰等,歌唱家廖昌永、朱慧玲、石倚洁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的艺术风采。指挥家戴维·霍斯、安德列斯·德尔弗斯、米哈伊尔·阿格列斯特和演奏家杰哈德·欧匹兹、李姈垠、斯蒂芬·捷奇夫等更多国际面孔将活跃在中国交响乐团的舞台上。2024年,在对话世界的旅程中,国交的足迹将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多地,用音乐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在交响巨擘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理查·施特劳斯诞辰160周年、普契尼逝世100周年、肖邦逝世175周年之际,国交将推出一系列纪念音乐会,同时在一年一度的歌剧音乐会上演普契尼经典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以贯穿全年的大部头作品和高品质演出让古典乐迷大饱耳福。
同时,2024年不仅是西方交响乐“大年”,更适逢中国作曲家黄自诞辰120周年、罗忠镕诞辰100周年。国交将复排黄自、罗忠镕、陈培勋、施万春、赵季平、谭盾、陈其钢等多位作曲家的优秀作品。2024年也是《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国交联合多所高校在年轻一代中弘扬民族经典,同时运用复排成果,与地方乐团合作演出交响音乐《沙家浜》。
嘉宾们在中国交响乐团2024音乐季发布会上合影。 中国交响乐团供图
此外,国交还将推出由德国作曲家施耐德创作的带有浓郁“中国风”的交响乐作品,让乐迷从另一个维度窥见“西方作曲家笔下的中国音乐”。在新创作品上,国交将推出《岁月交响·和平里》第二套音乐会;携手兄弟乐团,联合委约创作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的交响套曲《复兴》;同时承接《长江大合唱》的创作演出工作,推进新时代现实题材交响乐创作的繁荣发展。
与以往相比,2024年国交室内乐演出的合作方式将更加多元,除了音乐厅,还将与沉浸演艺空间、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合作,将室内乐更好地融入美育教育。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音乐季,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表示:“中国交响乐团将以最全情的投入,最饱满的精神,最极致的演绎,为全国观众带来最高级的艺术享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交力量。”(完)
中新网南京12月10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那场浩劫中我失去了六位亲人
时值寒冬,气温临近冰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在家人的陪同下,95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再次来到“哭墙”前,名单墙上亲人的名字是老人一生的牵绊。“我年纪大了,以后不一定能来了。下一代会代我来,一直都会来。”
“哭墙”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面,上面镌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沉痛过往,是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泱波 摄
艾义英在那场浩劫中失去了六位亲人。“艾仁银、艾仁林、艾仁炳……”老人抚摸着遇难亲人的名字,回忆起往事:“日本兵来抓人,我当时哭着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但是后来,他再也没能回来。”
1937年冬天,艾义英的父亲艾仁银、两个叔叔艾仁炳和艾仁林、两个堂哥艾义生和艾义荣以及姑爹父子俩都被日军抓走。七位被抓的亲人中,只有艾义英的堂哥艾义荣还有一口气,最后被救了回来。

“第二天就有村民说‘艾家几个人在麦子田被杀了’,我们都哭着一起去看,我一个堂哥那时才18岁,脸上被戳得一道一道的……”艾义英回忆说。
这场战争带来的苦难,给每一个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艾义英说,那时女人们带着孩子艰难度日,被大家叫作“艾家寡妇”,她听得心碎。
经受过战争的磨难,艾义英更懂得和平的可贵。老人不辞辛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真相奔走,为正义发声,为和平代言。

2014年,时年86岁的艾义英应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她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段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悲痛历史。她说:“这十年的变化太大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了解这段历史。现在国家越来越好,就是靠你们年轻人,希望你们珍爱和平。”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中)在家人的陪同下献花。泱波 摄
如今,每逢清明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艾义英都带着晚辈到“哭墙”前祭奠亲人。陪伴老人身边的,是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他也是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家事也是国事,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们有这个责任,把这段历史向后代、向社会讲述,让大家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教训,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黄兴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