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购彩welcome首页下载【canada.xa-zhizhen.com】为大家提供的是超值的游戏体验,在手机购彩welcome首页下载中可以不投入过多的资金但是也会凭借自己的水平换来超多的游戏奖励,所以说要娱乐一定要首选手机购彩welcome首页下载,这里是不容错过的。
中新网海口12月10日电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12月7日至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东方市举办。六十余位海内外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成员单位、剧场剧院和演出经纪机构的特邀嘉宾、专家及代表出席活动。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启动仪式现场。 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以“共商共建,互联互通”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优秀舞台作品及文化交流活动推介洽谈会、旅游演艺项目招商投洽与文化交易论坛等活动,旨在发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的文化交流平台作用,促进全球演艺资源共享,加强民间交流互鉴,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活动落户海南,还有助于推动海南“国家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的打造。
此次投洽会授牌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的6家成员单位包括海外新成员单位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该公司是最早一批将热门百老汇剧目引进中国的美国公司,自2000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文化产业合作。国内5家新成员单位包括杭州演艺集团、海南省琼剧院、海南省演艺集团、北京人民剧场和成都交响乐团。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后,各成员单位将借助平台优势,开展剧场与剧目合作、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大型活动等多方面合作。至此,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已拥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62家成员单位,其中海外成员单位84家,国内成员单位78家(含港澳地区6家)。
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综合项目处处长潘宁(右)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新成员授牌。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优秀舞台作品及文化交流活动推介洽谈会、旅游演艺招商投洽与文化交易论坛以及演出及文化活动交流、艺术培训交流在投洽会期间举办。
主办方表示,作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成立的国际化平台,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致力于发展成为港澳通(港澳互通)、全球通(来华)和通全球(出访)的大型国际演艺交流平台。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在海南成功举办,有利于借助“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这一平台推动更多海南本土院团、演艺机构加入到国际演艺文化交流的“大家庭”,也有助于将更多优秀的国际文化产品带到海南,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东方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完)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赵宝巾 刘玉桃)“我不仅收获了很多跨国友谊,也特别留恋在甘肃的生活。”今年刚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曾子轩,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如今已担任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政府议员顾问,他希望以后能成为两国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在中国,每个民族的舞蹈都很迷人,所以我很喜欢中国舞,也很喜欢中国文化。”来自莱索托的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学生茉莉是一名小“网红”,拥有10万粉丝的她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立志要做一名跨文化交流“使者”。
图为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节表演加纳歌舞剧。(资料图)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这里的风沙治理很有智慧。”2023年10月,在“感知中国—与八步沙的绿色约定”社会实践及文化体验活动现场,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27名国际青年撸起袖子开展压沙活动,实地体验开沙沟、铲黄沙,近距离感受“中国智慧”。
从个人到团队,从热爱到传播,文化架桥、文明互鉴,中国故事远扬海外,深入人心。这背后,一次次留下西北师范大学的足迹。
育丝路英才担文化使命
目前,西北师范大学已累计培养来自50多个国家的本科、硕士、博士和语言进修生2800余人,他们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使者。
201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马帝,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和中国美食,他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附近经营一家兰州牛肉面馆,向俄罗斯民众展现中国味道、兰州味道。同时,马帝还在俄罗斯创办了“俄罗斯东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起文化互通的“青年使者”。
图为西北师范大学“中华语言文化本科学历班”学生学习。(资料图)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目前,该校已形成“向西为主、聚焦中亚、辐射北非、特色发展”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打造出“留学甘肃·留学师大”来华留学教育品牌。
“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人文气质以及‘通语言、擅教学、会交流、懂规则’的高水平复合型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交流人才。”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说。
架文化桥梁讲中国故事
2019年来到甘肃,在该校执教的俄语教师玛利亚,目睹了这些年西北师范大学持续不断向好发展。
玛利亚对中国的情缘,源于她同该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莉副教授的“友谊”。当年在俄罗斯求学的李莉,经常把中国的发展变化、西北师大这所老校的情怀担当讲给玛利亚听,这让玛利亚对这里产生了极好的印象。
如今,这对“姐妹”同事携手设计课堂教学、探讨俄语学习、培养优秀语言人才。她们的学生也遍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活跃在外事外交、公安边检、石油机械、教育科研、新闻出版等领域。
玛利亚和李莉也正在努力做好甘肃人文基因的文化传播,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与希腊雅典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等30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该校还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合作培养项目”和“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年派出师生40人出国研修。
目前,西北师范大学已同海外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务实合作,并且在学期/学年制交换生、“N+N”双学位项目、短期学分课程和文化体验活动等传统合作模式基础上,与外方合作院校协商设计学术能力提升专题定制项目、实践导向的全球文化浸润项目等新合作形式。
搭合作平台创办学特色
“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4月,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之一,主要集中于中亚语言与跨文化研究、中亚法律翻译与研究、中国与中亚跨境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以及中亚历史与丝绸之路文明史四大研究方向,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智库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亚研究院院长田澍介绍说。
图为西北师范大学组织编译的《哈萨克斯坦常用法律》在哈萨克斯坦举办首发仪式。(资料图)西北师范大学供图
近几年,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围绕中亚政治与法律、中亚旅游、中亚语言文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等内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获批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重大研究课题3项,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该校还与中亚国家高校联办了五届“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主办《中亚研究通讯》,编辑出版《中亚研究集刊》等,逐渐形成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人文交流合作的多学科学术合作平台体系。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表示,今后,学校将以教师教育合作为抓手,育“英才”、架“桥梁”、创“特色”,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在拓展海外合作伙伴、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等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完)